人民幣應該列入國際儲備貨幣
時間: 2010-07-19 23:53:36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網友評論 條
- 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在于對目前的國際金融監管體系和國際貨幣體系提出改革訴求和主張。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社會就提出了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尤其是國際貨幣體系的要求,結果不了了之。關鍵問題在于對改革國際金融(貨幣)體系缺乏實質性措施和行動。
本次金融危機,使世界各國再次認識到改革國際金融或貨幣體系的緊迫性,但國際社會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內容主要集中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治理改革,這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在于對目前的國際金融監管體系和國際貨幣體系提出改革訴求和主張。
就思路來說,規避美元金融風險的重要措施是在現有的貨幣體系和貨幣制度安排內,尋求到一種合理的途徑,既可以解決短期問題,又可以為長期戰略和設想奠定基礎。就中國來說,我們更多的要求和期望應該是把人民幣列入國際儲備貨幣,而不是要求建立超主權儲備貨幣。
在今年倫敦峰會前夕,有關部門提出創造超主權儲備貨幣的看法,得到世界很多國家的呼應,作為一種峰會前的策略,很有必要;作為一種理論,主張創造超主權儲備貨幣也很正確。但在實際中則難以操作,而且,不利于發展中國家明晰我國的真實目的。
目前,可以成為超主權儲備貨幣的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 SDR,但這一貨幣成為儲備貨幣有很多問題無法解決,比如,貿易信用證、保函業務等就無法以SDR來進行,SDR不能流通,流通的貨幣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很困難。建議倡導儲備貨幣多元化、競爭化,這樣,使廣大發展中國家明白我國希望人民幣進入儲備貨幣行列,以期得到其支持。
我國應聯合有關國家提議:對特別提款權進行立法管理,或制定規則,要求根據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變化或應主要大國的要求,對原有的規則不斷修改和調整。主張達到66%或2/3以上的投票支持就可以修改規則。
我國應以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對基金組織的債券購買為基礎,要求改革SDR定值貨幣參照體系,要求把GDP占全球2%以上國家的貨幣都作為定值參照貨幣,并定期調整不同貨幣的參照權重。要求定期不斷擴大SDR規模,新增加規模其比例的分配根據國家經濟、金融實力的變化進行分配。這樣,可以將人民幣、盧布、澳元、加元、盧比等逐漸列入儲備貨幣,這一倡議或許可以得到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等國家支持。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