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近日,寧波廣電集團新聞綜合廣播播出的《政務服務直通車》特別節目中,有幸邀請到了寧波市體育局訓練競賽處處長呂金敏、寧波體育運動學校校長朱群、寧波市小球訓練中心主任陳兵,一起分享了寧波市競技體育發展的最新動態。
鞏固重點優勢項目。立足寧波實際,鞏固發展射擊、體操、游泳、舉重、羽毛球、蹦床、水上等重點優勢項目。 健全培養網絡體系。進一步完善競技體育發展的業余訓練網絡體系,上下聯動,培育后備人才基地。 1.加強體教融合頂層設計。在加強青少年健康發展、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建設、學校教練員崗位設置、體育特長生的招生等方面明確相關政策。 2.完善體育賽事體系。體育和教育部門共同制定年度競賽計劃,以市青少年比賽、市傳校比賽、聯賽、系列賽、積分賽等形式。 3.建設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積極培育推廣“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園體育模式,建設一批“市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 1. 打造高素質教練員隊伍。不斷充實各層級教練員隊伍,形成結構合理、數量充足、體系完備的高素質教練員隊伍。 2. 打造高水平運動員隊伍。堅持本地培養與市外選材引進并重的理念,大力培養本土運動員,擇優選拔引進優秀后備苗子。 3.打造復合型訓練保障團隊。加強體能訓練、運動康復、生理生化指標監控、心理干預、運動表現分析、營養保障等多學科有機融合的訓練保障團隊打造 4.打造高水平裁判員隊伍。把裁判員的培養納入市級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制定裁判員培養計劃 1.外引內育提升層次。積極引進國際帆聯等有關組織,推動我市國際化進程,促進相關運動發展。 2.上下聯動整合資源。加強與省體育局合作、做強做精省市聯辦的自由式摔跤、女子拳擊、攀巖、馬術等項目。 3.橫向協同激發活力。推進與教育、衛健委等部門融合,更好保障運動員的選材、培養和輸送,加強運動訓練、科醫、康復等綜合運用型人才的培養。
十年藍圖 大手筆體育規劃
努力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是我們不斷努力的目標。2010-2021年我校共培養輸送世界冠軍31人次,亞洲冠軍33人次,全國冠軍413人次。
寧波體校2009年被評為全國舉重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中國舉重學校寧波分校,為國家舉重隊在寧波專設浙江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寧波體校訓練項目涵蓋田徑、體操、三大球、射擊等15個,連續4個周期獲評國家級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同時兼有田徑短跨、籃球、排球的單項國家級基地。 寧波體校的校訓是“立志、勤學、拼搏”,文化教學上不斷推出新舉措,近三年高考錄取率均在全國水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