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原標題:興業銀行的農村金融“陽謀”
農村金融機構缺乏技術上的團隊研發產品的能力,借助興業銀行的銀銀平臺,既可以節約研發的成本,更能滿足客戶的第三方存管、理財產品等金融需求,而興業銀行也借助農村金融機構的農村市場資源,為自己博得更多的客戶資源,資源互補、合作共贏。
“請讓我來幫助你,就像幫助我自己。這世界,會變得更美麗。”簡單的歌詞,卻說出了一個不簡單的道理。
依托“銀銀平臺”這一品牌,興業銀行在日益強盛的農村金融市場贏得重要一席。“合作共贏、優勢互補”的商道邏輯被其運用得爐火純青。
最近,媒體報道的一組數據讓興業銀行十足火了一把:連接網點達25600多個,與20家省級農村金融機構簽署銀銀平臺合作協議,為之開發、上線銀銀平臺各類產品;與108家村鎮銀行達成科技系統建設與托管合作協議;為120家村鎮銀行提供代理接入人民銀行現代化支付系統……
毫無疑問,“銀銀平臺”已然成為興業銀行進軍農村金融市場的獨門利器。
蟄伏九載步步為營潛心布局
在“銀銀合作”這片剛剛顯露出的藍海中,興業銀行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產品和服務體系、專業的機構和人員隊伍以及客戶群體,從而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跑者。
十年前,很少有人會想到這家總部設在二線城市的中小銀行,今天會成為農村金融市場中的一匹黑馬。與眾多股份制商業銀行一樣,網點稀少一直是興業銀行發展中面臨的瓶頸。
如果以自身力量形成與國有大型銀行抗衡的網點格局,是不現實的。而同時,興業銀行發現,廣大中小銀行(城商行、農信社、農商行)在其所在地擁有豐富的營業網點,卻缺少在異地的網絡支撐,難以滿足客戶異地服務需求。
“于是我們想到是不是可以聯合更多的銀行來擴大服務網絡,同時吸收他們的結算資金,為我所用,這是我們最原始的想法。”興業銀行同業業務部總經理鄭新林介紹說。
由此,一個樸素的合作理念誕生了——2004年興業銀行提出“聯網合作、互為代理”的銀銀平臺發展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