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金融危機啟示
破除4個迷信,警惕人腦制造出來的風險
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起源于美國次貸危機,而次貸危機最主要的原因是過度消費和寅吃卯糧,也可以叫做"過度貪婪"。王兆文告訴記者,作為銀行從業者,他和他的一些同事銀行早意識到美國過度消費遲早會出事。"一開始是美國房地產公司出事,隨后是金融衍生品,由此引發一連串事變,不管是投資銀行也好,貸款公司也好,傳統的商業銀行也罷,一條線上的螞蚱誰也逃不掉。"王兆文同意目前金融危機沒有見底的觀點,并且認為,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沒見底,銀行業風險到底有多大也還沒有見底。
王兆文以中行的戰略投資者RBS為例說:RBS已有300年的歷史,可謂人才濟濟,一般看來經營得也確實不錯。但一夜之間就倒了。"這給人們心理上造成很大的打擊,就是心里沒有底,不好判斷。"
“要誠信,不要迷信,是這次危機給人最大的啟示。”王兆文稱,首先要破除四方面迷信。一是不要對美元有太大的迷信,二是不要對銀行衍生品迷信。“其實對金融交易,傳統銀行家和投資銀行家一直是有歧的。”三是不要過分迷信金融管理的工具。“現在金融管理的工具很多,包括巴塞爾協議等等。在大的風險來臨時,這些工具統統沒用。人腦袋里面制造出來的風險,是沒有任何工具可以擋得住的。”四是不要迷信西方的風險管理理念。“美國的理念和我們完全不一樣,像美國人有100元錢就想花1000元錢,這是很正常的思維。但中國人有100元錢可能最多花50塊錢,頂多花90元錢,弄不好就只花10元錢。所以,美國是調整過度消費,我們是調整過度生產。”
再者要建立誠信。誠信是金融行業的基礎,機構之間,人和人之間,如果不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早晚都要出事兒。
目前中行的外幣資產約占總資產的35%,外幣有什么風吹草動,對中國銀行的影響比對其他銀行的影響要大得多。“中國銀行對此的感受確確實實很深刻,尤其是海外分外的同事,感觸更深。危機一來,市場一下子蕭條了,人心恐慌,價格大幅度下跌,現金流發生變化,找不到融資的渠道。”
私人銀行機會
開發適銷對路的適合中國高收入人群使用的產品
中行的私人銀行開始是和RBS一起做的,上海、北京各一家。好多理念也是參照了RBS、UBS,還有瑞士金融機構。第三家私人銀行日前在鄭州投入運營。
“我們苦于缺少產品,缺少為中國高收入人群服務的、適合中國高收入人群的產品,我們也在積極地朝這方面努力。”王兆文告訴記者,中國銀行(瑞士)于去年當地時間12月1日開始對外營業。中國銀行(瑞士)是中國銀行(英國)在瑞士設立的全資附屬公司,主營私人銀行業務。執行總裁由當地基金管理人士馬賢利擔任。現在員工已經有四五十人,中行外派的就一個。“馬賢利很有經驗,但他沒有做過新興國家的理財。他主要是做又窮又富的地方,窮的特窮,富的特富地方做。如果直接拿到中國來也不好使,中國還不像出石油的那些地方,窮的很窮,富的很富。”
中行去年7月份公告稱,中國銀行(英國)斥資900萬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6000萬元)收購瑞士和瑞達基金管理公司(稱HFM)30%股份,通過收購方式搭建中銀海外私人銀行業務發展平臺。中行7月下旬從HFM處購得30%股份以后,承諾如果瑞士聯邦銀行委員會批準中行以自身名義在瑞士經營,將把在HFM的持股比例從30%提高到70%。
“現在兩者已整合在一起,就是想利用這個基地孵化出一些產品,將其中國化后拿到中國來用。”王兆文稱,“我們在努力,希望能夠開發一些適銷對路的,適合中國高收入人群使用的,符合中國法律法規規定的產品。中國高收入人群越來越大,他們的需求可能會越來越大。金融危機以后,國外的銀行好多都出毛病了,不讓人放心了。以后中資私人銀行發展的空間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