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保函是信用資源跨區域跨主體分配的重要工具,具有交易擔保、風險分配、資信確認、融資支持等重要功能,是商業銀行的基礎業務。銀行在保函領域面臨全新的發展機遇。
一、保函業務的發展機遇和廣闊前景
保函業務是與國家戰略配套的金融工具,是銀行重要的戰略機會。201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額3.96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額的11.90%,實現對外投資1180.2億美元,同比增長14.7%,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1540.7億美元,同比增長8.2%,新簽合同額2100.7億美元,同比增長9.5%。人民幣國際化、自貿區建設以及資本項目開放推動的貨幣和資本流動催生新的保函需求,工程保函、船舶保函、融資保函、發債保函、并購保函等成為必備的銀行金融服務。
保函業務的市場規模高速增長,是經濟新常態下銀行重要的利潤支撐點和增長點。2015年,工農中建四大商業銀行保函余額達到24450億元,信用證余額7232億元(見表1),保函業務的規模體量大,已經遠遠超越信用證業務余額,是其3.4倍。歷史來看,2006年我國境內保函余額已超越信用證,在銀行擔保承諾及國際業務領域的地位和應用日益凸顯。全球來看,保函(備用信用證)的市場規模也遠遠超越信用證,比如,美國2014年二季度,164家大銀行備用信用證余額2064億美元,商業信用證只有103億美元。保函已經成為銀行涉入貿易投資領域的主流業務?!?/span>
二、法律監管環境助力保函業務發展
保函業務的運行規則涉及法律、監管和國際慣例。我國保函業務相關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等。保函業務監管主要涉及外匯管理局、商務部、發改委等部門的規章和監管要求。保函業務常用的國際慣例主要有URDG、ISP98以及UCP600。在適應全球化發展不斷深化開放過程中,我國在保函領域的運行規則也在不斷地完善和調整,給保函業務的全球化發展以及國內發展提供了更為有利的環境。
三、新的風險和市場形勢給保函業務帶來挑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低迷動蕩,歐債危機、恐怖主義、地區動蕩都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和放大了保函業務的風險,商業銀行需要關注并加強保函領域的風險管理。
(一)保函領域的索賠和糾紛形勢嚴峻
當前全球低迷的經濟形勢激發了市場主體的風險規避意識,放大了保函業務的市場需求,同時,也帶來了保函索賠和保函糾紛的增長。近年來,工程保函、船舶保函領域的糾紛頻出,給商業銀行、承包商、船廠以及貿易商帶來了新的挑戰。保函索賠筆數也逐年增長,以工商銀行的索賠統計為例(見表2),2012年和2015年收到索賠的筆數都有大幅增長,2016年形勢更加嚴峻。商業銀行需要關注保函索賠及糾紛,提升處理索賠及糾紛的專業能力。
(二)保函業務風險特征復雜專業性強
保函業務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申請人或被擔保人違約風險、受益人欺詐或惡意索賠風險、轉開保函下的轉開行信譽風險、分包合同保函項下的主承保商違約風險、保函文本技術風險、法律和仲裁風險、對外擔保中的匯率和國家風險、司法止付等。保函風險涉及信用風險、法律風險和技術性風險,并受國際形勢和國別司法環境的影響,風險來源多樣,風險控制壓力大。受國際國內形勢影響,近年來保函索賠和訴訟事件明顯上升,尤其是受益人惡意索賠、申請人無力償付、銀行操作不當造成損失等三個領域,對銀行在保函領域的專業能力和風險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國內銀行同業保函領域的投入和競爭加劇
面對保函領域的市場機會和復雜的風險特征,國內商業銀行普遍加強了保函業務的專業投入,進一步強化了銀行在保函領域的競爭態勢。中國銀行組建了超過100人的保函團隊,配備了保函專家,負責國際國內保函的技術審查、業務處理、專業咨詢。工商銀行在國際結算單證中心組建了40余人的保函團隊,并專門成立了小語種保函團隊,為各分支機構提供專業支持。進出口銀行設立了船舶保函團隊,負責船舶保函這一細分市場的業務處理、糾紛處理、以及船廠重組等事務,業內領先。面對廣闊的市場和特殊的風險形勢,各家商業銀行都加大了保函領域的重視和投入。
四、對策和建議
為抓住保函業務帶來的巨大機遇,應對保函領域新的挑戰,商業銀行需要充分重視保函業務帶來的巨大市場機會和風險特征,統籌資源提升保函領域的市場規劃和專業能力,發展新格局。
(一)加大保函領域的市場投入
銀行的保函市場具有萬億級的市場規模和更為廣闊的前景,中國在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的轉型中,中國的銀行有機會在保函領域超越外資銀行,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過程中,在保函領域實現跨越發展,領先全球銀行業。商業銀行應該關注并服務于國家戰略,加強國際市場和交易合作模式的跟蹤研究,開發與國家戰略和全球趨勢配套的保函產品,支持國內經濟轉型和供給側改革、中國企業“走出去”、國際產能合作、國際資本流動等,同時,加大人員投入和資源投入,加強保函領域的風險控制,把保函業務培育成經濟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的增長點。
(二)加強保函領域的專業建設
保函業務涉及法律、監管、國際慣例等多個領域,面臨糾紛、訴訟、索賠等多項挑戰,商業銀行在拓展保函業務過程中務必走專業化道路,構建一支具有法律、專業、語言跨界能力,有國際視野的保函專家隊伍。一方面來研究保函產品開拓保函市場,另一方面來控制風險、承載運營、解決糾紛。一定程度來說,保函領域的競爭就是專業和專家的競爭,銀行需要超越傳統的運營理念,構建與保函地位和潛力相匹配的激勵制度,持之以恒地強調專業、重視人才、加強專業建設。
(三)加強保函領域的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發展保函業務的重要根基,是保函業務健康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根本保障。銀行通過集約化的業務處理和技術審查構建一個專業高效的流程控制體系,是保函風險控制的運營保證。在這個基礎上結合保函業務的風險特征,統籌管理信用風險、技術風險、法律風險、國別風險,進一步加強保函調查、保函審查和保后跟蹤的風險控制環節,切忌流于形式。同時需要加強保函風險控制的精細化管理和信息技術應用,加強對基礎交易的理解和把控,跟蹤市場動向和風險事件,完善風險預警和信息通報制度,提高對系統性保函風險的控制水平。
(四)關注獨立保函在國內的應用
獨立保函以其便捷、高效、單據化的特點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國內司法判例中多不承認國內保函的獨立性。中國商業環境的不斷進步,以及最高院新的司法解釋的出臺,將會為獨立保函在國內的應用提供司法支持,銀行保函將廣泛應用于國內工程、融資、發債、資產證券化等領域,商業銀行如何抓住國內保函的機遇以及如何借鑒國際獨立保函成功運營的優勢來發展國內保函,是銀行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部分轉自《中國城市金融》2016年第9期
附:保函與一般擔保的異同
擔保是擔保人以自己的信譽為基礎, 用保證、抵押或質押等方式保證某種事件發生或不發生。保函是一種以款項支付為手段所作出的信譽承諾, 是一種貨幣支付保證書。在日常業務習慣中, 人們往往是將這兩個名詞相混淆使用而不加以區分的。然而, 嚴格地說, “保函”卻不完全等同于 “擔保”, 它們之間還是有所差異的。
這種差異主要表現為: 首先, “擔保”的概念要遠遠大于 “保函”, 擔保既包括保函業務, 又可以包括其他諸如票據保付、信用證保兌等等, 即使信用證本身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擔保手段; 因此, “擔?!辈⒎侵挥?“保函”這一形式; 其次, “擔?!奔瓤梢詴嫘问? 也可以采用口頭的方式作成, 而決非局限于文字這一種生成方法; ,“擔?!奔瓤梢允且灾Ц妒侄蝸肀磉_的信用, 也可以是不做任何付款保證的一般性的信用承諾, 也就是說, 在 “擔?!表椣? 擔保人既可以作出支付的承諾, 但也可以不作這樣的承諾而僅僅成為一種道義上的保證而已。作為銀行對外保函, 它包含四層意思。
第一, 銀行對外保函是以文字所體現的付款保證承諾方式, 不包括抵押、質押、留置及定金方式;
第二, 是以書面形式保證。所謂書面形式, 是指不論它是以函件, 還是以電報而成, 它首先是一種書面的法律文件;
第三, 對外保函的債權人是有限定的, 僅限于中國境外機構和境內外資金融機構, 因而被納入我國的外債管理;
第四, 是一種以保證支付的形式來體現和表達信用的手段和方式, 而決非一般道義上的擔保承諾。由此可見, 對外保函與一般擔保有著明顯的區別。它是一項具備鮮明的法律規定性和政策規定性、對操作水平有較高的要求、風險性很大的業務, 其主要風險也可以歸納為有關當事人信用風險、法律政策性風險, 以及保函本身的條款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