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編者按:沒有財富,當然很難談及幸福;但財富膨脹到一定程度以后,財富增長對于人的幸福感影響的效用越來越低,擁有中等財富的中產人群,反倒可能是幸福感最強的。
追求財富終極目標——幸福理財N定律
沒有財富,當然很難談及幸福;但財富膨脹到一定程度以后,財富增長對于人的幸福感影響的效用越來越低,擁有中等財富的中產人群,反倒可能是幸福感最強的。
近幾年民間有句流行語:“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從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原理來看,這個觀點也是不錯的。
西方有一個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理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
對食物、水、空氣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這類需求的級別最低,人們在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之前,總是盡力滿足這類需求。當一個人的財富從零開始逐步增長的時候,最初滿足的就是這類需求。而這類直觀需求,在初期是最容易讓人覺得幸福的。豐衣足食,在最初就是可以得到一種幸福感。
通俗地講,則是在如今的商品社會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錢來充當支付的手段,小到“開門七件事”,大到孩子讀書、生病求醫,包括精神享受方面的圖書、娛樂等項目,都需要金錢,“沒有錢難出門”。
不可否認,財富和幸福感,確實有一些正相關關系。比如,跨國跨文化比較研究表明,一些富裕國家中對生活滿意并具有幸福感的人的比例高些,如瑞士和其他一些斯堪的那維亞國家。但當經濟指標超越一定限度,財富和幸福感的正相關關系便消失了。多國比較研究發現,人均產值8000美元以上的國家中,財富和幸福感之間沒有任何相關關系。而且,從時間上講,經濟的發展和相應的收入增強,并不帶來相應的幸福感的提高。
從個體角度而言,這個特點仍然存在。缺乏基本的舒適生活條件的人,幸福感的體驗往往較低。
財富并非越多越好
但是,是不是錢越多越好呢?
比如,當一個工薪階層月收入從大學畢業初期的3000元慢慢漲到5000、8000,然后超過15000,甚至達到兩三萬元時,人的幸福感會隨著收入的增長、家庭資產的增加而獲得逐步的提升。在這個階段內,收入和財富的增長,顯然帶動了幸福感的同比正向提升。
可是,隨著財富達到一定程度,金錢對于幸福的作用力突然顯著下降了--因為在一定的收入和資產水平上,錢的數量僅僅變成了一個純數字,對個人和家庭生活已經起不到"質變"的作用。金錢,對于一個富翁的直觀幸福感提升作用力,已經遠遠不如對于一職場新人的幸福的作用力。
多項研究表明,在"衣食足"的人群中,財富的多寡,與主觀幸福體驗的關系很微弱?;蛘哒f,在達到舒適溫飽之后,財富的增加所帶來的幸福感會越來越弱。正如一個研究者所形容的,開奔馳上班的人,并不一定比坐公車上班的人幸福很多。而極少數巨富的人群的幸福感,僅僅比一般人口稍高一點,而他們的財富卻遠遠超越普通人群,財富和幸福感不成比例。
用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看,富人們到后來,獲取財富的目的已經不是滿足第一層次的安全需求,而是尋求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了。在實現自我的程度上來說,超級財富的增長,還是很能提升幸福感的。
但是,財富積累到很高程度的時候,由金錢帶來的煩惱突然間會增加,甚至接踵而來。比如,富翁家庭子女教育問題困擾比例更高,因為他們的孩子含著金鑰匙出生、在貴族學校之間隨意轉學,責任感更差等問題特別突出;富豪們的情感糾紛也通常更加突出,婚姻亮紅燈的富人比比皆是;如果富豪家庭結構比較負責,有關家族企業的管理權、財產繼承權等問題的明爭暗斗足以消耗富豪們的無限精力……擁有千萬甚至億萬金錢的超級富豪,又有幾個生活能像比爾·蓋茨那般幸福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