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廣州大商場黃金銷售淡季不淡。
國際黃金市場二季度需求大跌 中國黃金需求也減少了7.5%
由于投資、首飾及科技行業的黃金需求下降,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下降7%,印度需求銳減38%,中國黃金需求減少7.5%。
但適逢8月銷售淡季,上周末廣州市內各大商場中,買金、看金的人仍不少。由于投資型需求的增長抵消了首飾金消費需求的局部下滑,內地市場中,香港系品牌、加工類企業的黃金銷售同比增幅甚至超過20%,上海黃金交易所前7個月的黃金交易額增長了近2成;而由于實力較弱、難打價格戰,內地品牌則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寒冬。
專題文/圖 記者井楠
本報訊 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布的《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中稱,第二季度黃金需求總共為990噸,低于上年同期的1065.8噸;第二季度的黃金總需求換算成美元約為51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
從報告來看,印度需求的遞減是導致全球需求減少的最重要原因。該國用于投資及首飾的黃金需求較上年同期下降38%,至181.3噸。廣東南方黃金研究院的何偉峰認為其原因有二:一是印度盧比疲軟,造成以盧比計價的金價較高;再者,二季度初,印度政府提高了黃金的進口關稅,導致黃金零售價格增高。
同時,中國黃金需求也呈下降趨勢:第二季度中國黃金投資和首飾需求減少7.5%,至144.9噸。世界黃金協會專家認為:中國投資者習慣買漲不買跌,國際金價2012年一直處在熊市之中,影響了投資者的購買情緒。
這一點卻遭遇了部分業內人士的不同意見,廣東市場的情況也與之不完全相符。
廣州市場:
老百姓態度很淡定
部分金店考慮轉手
在廣州市場上,市民目前是否買金的問題比較淡定,交易可用不溫不火來形容。上周六,廣百的佳盛珠寶柜臺,年輕白領李小姐正在試戴黃金手鏈,她說:“這條看上很久了,攢夠錢就過來買了;價格變化只要別太大,不會推后購買。”
而在東山百貨,王女士正在仔細比較幾種款式的金條,雖然沒有當即掏錢,但表示:“我今年已經買了兩條10克的;過兩天,價格跌一點兒,就再來買一條10克的。你們報紙不是說:要分批建倉、逢低買進嗎?”
周大福的越秀區柜臺經理向記者透露:8月本來就是黃金行業的淡季,今年的情況比之往年反而小有起色,周末的成交量比去年要稍多出幾個百分點。
對于二季度以來的黃金銷售,記者廣泛咨詢了廣東省內超過15家的大型企業,說差說好者數量各占一半。其中,廣州金鉆隨緣的老板張士柏認為:本地品牌的寒冬已經到來;二季度以來,同類公司的銷售量同比出現了至少20%的縮水。與其規模相當的佳盛珠寶也表示了類同看法:部分產品的交易量下降到了2010年的水平。
而在北京路、天河城附近,一些去年急切“圈地”的本地品牌金店,今年都遭遇了寒流,很多都在考慮關門歇業、轉手大吉;相對來說,廣百、正佳廣場中的黃金首飾柜臺,借力于商場的人流量,都能勉強支撐。
國內市場:
加工商銷售增2成
內地品牌遇“寒冬”
與本地零售品牌大幅下降的業績相比,加工類企業卻捷報連連。廣東珠三角地區是全國的珠寶加工基地,全國90%以上的黃金首飾、工藝品零售商都要來珠三角拿貨;東莞、番禺、深圳的黃金首飾的加工商稱,截至7月的銷售額仍在大幅增長之中。
其中,金葉珠寶董事長王志偉昨日告訴本報記者:“近幾個月我們公司的黃金首飾銷售額增長幅度超過了20%,并沒有受到經濟大環境不夠景氣的影響。”與之類同的還有廣州番禺的展鴻圖珠寶有限公司,其年初至今的銷售增長了約21%。
在零售圈內也不乏業績暴增的企業。記者走訪了越秀、天河區的周大福、六福珠寶,其門店經理均向記者表示:前7個月的增長額約在10%~30%之間。而據了解,這些香港大型品牌的銷售總量,在中國國內的黃金首飾零售市場中占據了60%以上的份額;正是他們的增長,帶旺了首飾加工商的業績。
個別企業的銷售甚至出現了暴增,東山百貨正是其中的一員。由于商場直接經營珠寶,沒有將柜臺租賃出去,其銷售價格普遍較低,在2012年的產品競爭中取得了絕對優勢,堪比北京的“菜百”;二季度至今,該商場的黃金首飾銷售額同比增長了50%~60%,金條銷售也增長了20%~30%。
廣東省金銀珠寶商會的梁迪鵬先生總結認為:二季度以來,受外界環境影響,黃金行業發展參差不齊,一改過去5年集體暴增的局面。一方面,與中國經濟數據一樣,黃金行業的增速已經下降;但另外一個方面,作為新興行業,整個黃金行業的銷售額依然在增長之中,香港品牌商家的穩步增長,完全抵消了本地商家的銷售回落;市民的避險需求增加,抄底行為增多,金條銷售因此增加,抵消了金首飾需求的局部遞減。
而各類企業業績之所以差異巨大,主要是經營水平不同、規模實力不同、價格定位不同,香港系大品牌在前期擴張中取得了品牌宣傳方面的優勢,加上規模效應明顯,搶奪了一部分本地商家的市場;本地零售商實力較弱,黃金行業又屬于毛利不足20%的低利潤行業,小企業在價格戰方面不占優勢,遇到市場需求放緩,就大受影響。
他的言論也為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數據所證實,2012年1~7月份,黃金交易所黃金累計成交量為3735.9噸,同比增長了10.6%,成交金額12511.2億元,同比增長了19.9%,仍屬于穩步增長狀態。
廣東省金銀珠寶商會預計:在未來的1~2年時間中,金首飾加工行業不可避免地將進入重新洗牌的階段,兼并重組事件的數量將大幅度增長。
買金建議
首飾、金條宜
逐步建倉投資
普通老百姓購買黃金應緊跟國際金價的走勢。廣東省黃金協會的田鵬飛認為:下半年利好信息較多,美國有可能提前推出第三次量化寬松政策,美國大選將拖累美元走勢,金價大幅反彈與大幅下跌的概率分別為70%與30%。
在此情況下,建議家庭投資者本著逐步建倉、長線投資的思路,可在315~335元每克之間位置逐步買入黃金投資。前期已經買了足量黃金的家庭繼續持金觀望等待,不必盲目補倉或抄底。對于黃金首飾,應視為是消費品,不是投資品,大家就不必計較上下幾十元的漲跌,目前市場上市的新款較多,挑選余地較大,現在買進并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