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 中國證券報 作者: 王姣
2月9日,中央結算公司中債研發中心舉辦2018年首次“調頻F10”中研發布活動,會上《2017年債券市場統計分析報告》、《2017年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報告》和《2017年資產證券化發展報告》三大年度重磅報告出爐。
中債研發中心指出,2017年以來,我國債券市場制度不斷完善,“債券通”擴大了債市開放,投資者結構日趨多元,市場創新品種不斷豐富,債券融資主體類型的廣度和深度加強,發行和交易制度建設也日益完善,市場正從量向質轉化發展。展望2018年,圍繞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穩定發展,中債研發中心提出平穩推進國債發行、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發揮金融債政策性調節作用、完善信用債風險管理、健全資產證券化制度建設、完善境外機構參與渠道、強化法律制度建設等七大建議。
產品創新與加快開放并進
結合中債研發中心此次發布的三大報告來看,推進產品創新、加快對外開放成為2017年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的兩大關鍵詞。
一方面,我國債券市場產品創新豐富。一是綠色債券創新產品大量涌現,首次出現大氣污染防治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票據、境外企業綠色熊貓債、軌道交通行業的綠色資產證券化項目和綠色短期融資券等券種;二是扶貧債券發行規模和品種增加,首筆銀行間市場扶貧債券、首單扶貧中期票據、首期易地扶貧搬遷專項柜臺債券、首單國家級貧困縣精準扶貧資產證券化項目、首單扶貧專項債券相繼成功發行;三是專項債券品種增加,如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專項債券、社會領域產業專項債券相繼推出;四是資產證券化基礎資產種類增多,首單PPP資產證券化項目、首批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資產證券化項目、首單銀行間市場PPP資產支持票據相繼發行。
另一方面,2017年我國債券市場擴大開放。一是建立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伴隨著《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政策性金融債、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人民幣熊貓債券、外國主權政府人民幣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各類債券陸續通過“債券通”機制成功發行;二是債券評級市場對外開放,放開了境外評級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信用評級業務;三是“一帶一路”主題債券發行;四是時隔13年重啟境外美元國債發行,財政部在香港成功發行5年期和10年期共20億美元主權債券。
推動債市發展的政策建議
展望2018年,債券市場仍將發揮重要的融資功能,對穩定經濟增長將做出大的貢獻。圍繞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穩定發展,中債研發中心此次提出了七點建議:
一是平穩推進國債發行,豐富國債交易品種。穩步擴大國債發行規模,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多層次國債市場建設,建立期現聯動的國債市場;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定價基準作用。
二是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提高地方債流動性。強化地方政府債風險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完善地方政府債交易和定價機制,提高流動性。
三是發揮金融債政策性調節作用,促進專項品種創新。調節市場活躍度,發揮逆周期平衡作用;通過專項券種對重點行業進行定向支持。
四是完善信用債風險管理,推進“金融去杠桿”。持續推動降杠桿,優化產業結構;強化中介機構持續督導,控制實體經濟風險對債市的影響;持續豐富信用債券種。
五是健全資產證券化制度建設,增加基礎資產品種。健全風險識別和信息披露機制;增加基礎資產品種,豐富參與機構類別;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促進市場化。
六是完善境外機構參與渠道,提高債市開放程度。完善債券通“北向通”渠道;引進境外評級機構,推動境內評級機構走出去。
七是強化法律制度建設,推動債市基礎設施有效整合。完善法律配套制度,加強市場監管;持續推進債券基礎設施統一托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