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七、納稅人購進固定資產發生下列情形的,進項稅額不得按照第五條規定抵扣:
(一)將固定資產專用于非應稅項目(不含本規定所稱固定資產的在建工程,下同);
(二)將固定資產專用于免稅項目;
(三)將固定資產專用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
(四)固定資產為應征消費稅的汽車、摩托車;
(五)將固定資產供未納入本規定適用范圍的機構使用。
已抵扣或已記入待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發生上述情形的,納稅人應在當月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固定資產凈值×適用稅率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可先抵減待抵扣進項稅額余額,無余額的,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
八、納稅人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
(一)將自制或委托加工的固定資產專用于非應稅項目;
(二)將自制或委托加工的固定資產專用于免稅項目;
(三)將自制、委托加工或購進的固定資產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
(四)將自制、委托加工或購進的固定資產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
(五)將自制、委托加工的固定資產專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
(六)將自制、委托加工或購進的固定資產無償贈送他人。
納稅人有上述視同銷售貨物行為而未作銷售的,以視同銷售固定資產的凈值為銷售額。
九、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其取得的銷售收入依適用稅率征稅,并按下列方法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
(一)如該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已記入待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的,在增加固定資產銷項稅額的同時,等量減少待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的余額并轉入進項稅額抵扣;如待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余額小于固定資產銷項稅額的,可將余額全部轉入當期進項稅額抵扣;
(二)如該項固定資產未抵扣或未記入待抵扣進項稅額的,按下列公式計算應抵扣的進項稅額:
應抵扣使用過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固定資產凈值×適用稅率
應抵扣使用過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可直接記入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額。
十、納入本規定實施范圍的外商投資企業不再適用在投資總額內購買國產設備的增值稅退稅政策。
十一、本規定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負責解釋。
十二、本規定自2004年7月1日起執行。本規定的具體操作辦法及2004年的過渡辦法另行制定。
附:擴大增值稅抵扣的具體行業范圍
附:
擴大增值稅抵扣的具體行業范圍
1、裝備制造業:包括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品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制造、鐵路運輸設備制造、交通器材及其他交通運輸設備制造。
2、石油化工業:包括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橡膠制品業、塑料制品業。本行業不包括焦炭加工業。
3、冶金業:包括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本行業不包括電解鋁生產企業和年產普通鋼200萬噸以下、年產特殊鋼50萬噸以下、年產鐵合金10萬噸以下的鋼鐵生產企業。
4、船舶制造業:包括船舶及浮動裝置制造業。
5、汽車制造業:包括汽車制造業。
6、農產品加工業:包括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皮革、皮毛、羽毛(絨)及其制品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家具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
上述行業的具體說明,參見《中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