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爾金真相探底
時間: 2013-08-13 14:51:16 來源: 瞭望東方周刊
網友評論 條
- 作為鍍金主要原料的氰化亞金鉀(俗名氰化金鉀、金鹽)在《劇毒化學品目錄》(2012年版)中排第八位,劇毒,0.02毫克就可致命。2010年4月19日至2013年4月15日期間,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化學品登記中心曾6次對恒生公司送檢的樣品出具《化學品危險性鑒定報告》,結論為“不屬于危險化學品”。
用戶進退維谷
清潔鍍金技術丙爾金的出現,對于業內人士是個好消息。即便作為傳統產品氰化亞金鉀生產企業的負責人,馮邦旭也一直在期待著低毒鍍金產品問世:“解決環境污染、對人體傷害等問題,新技術總要淘汰舊技術。”
“丙爾金價格肯定比氰化亞金鉀高。”劉恒說,但采購要看綜合成本,“金鹽的成本,與黃金價格波動聯系緊密,現在黃金價格波動較大,用氰化亞金鉀就是撞運氣,因為要減少購買頻次,如果遇到高點,企業就沒利潤甚至虧本。而用丙爾金,企業可以增加購買頻次,盡量選低點采購,加上省去管理劇毒品所帶來的管理費用,總費用未必會高。”
在污水處理方面,企業也省了很大力氣,環境風險大為降低。
5月7日,宏明雙新向恒生公司提供的《關于丙爾金使用情況的說明》中提及:“丙爾金鍍金溶液的廢水不需要破氰處理,按常規廢水流程處理即可,無需專門管道及特殊處理,降低了廢水處理的難度。經測試丙爾金鍍金溶液氰化物含量也低于國家排放標準1.0mg/L。經次氯酸鈉處理后廢水可達到0.01mg/L,低于現行國家排放標準1800倍。”
2011年起,宏明雙新主要在生產LCD及對講機充電器接觸彈片等產品時使用丙爾金。“最早是制作一款紅極一時的手機部件時使用的。”劉恒說,當時做了60多萬件,全部出口,“各方面都達到要求,沒有收到不良反映。”
多家企業都曾向恒生公司提供其使用證明。上海偉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從2009年4月開始,經過2個多月的試驗證明,在生產品質、制程管控、成本控制等方面,丙爾金均可代替或者超越氰化亞金鉀。經過6個月的產量統計,相同的耗金量,可生產面積增加20%~30%;相同的金厚,外觀比氰化亞金鉀更黃,更均勻;因非劇毒品,生產管控更方便。
如果丙爾金沒有陷入“劇毒門”,“今年4月,我們還打算把丙爾金鍍金的業務做大,將現有的有氰鍍金生產線逐步切換。”劉恒說,由于丙爾金尚未在業界推開,他們采取相對穩妥的方式,氰鍍金和丙爾金鍍金同時使用,而氰化亞金鉀也是用恒生公司的產品。
恒生公司副總經理、辦公室主任任藝對《瞭望東方周刊》說,研究丙爾金投入1700多萬元,“試驗和推廣初期,樣品拿給別人試用,不能收錢,但試驗廠家多,公司難以承受,所以還必須用老產品氰化亞金鉀來養活。”
任藝說,丙爾金是以銷定產,產量和銷售量相同。2012年總產量3.38噸,2013年4月份前,產量0.85噸。目前丙爾金已有426家客戶,遍布全國,主要集中在廣東、四川、山東及北京地區。
“我們目前擁有年產50噸的丙爾金生產線,出事后,已經開建的150噸的丙爾金生產項目停滯,目前前景渺茫。”他告訴本刊記者。
劉恒的公司目前已無丙爾金庫存,即將停產,周大龍的公司丙爾金也已斷貨。“如果再沒有貨,我們就得用氰化亞金鉀或其他辦法,而工藝變更要做大量的工程試驗,還要向客戶報備,更換一次要消耗一二十萬元。”周大龍說。
丙爾金的命運懸而未決,劉恒希望權威部門給出定論,“如果不行,我們只能走回老路,如果行的話就堅持使用。”
“不過,以目前恒生公司的情況,資金鏈斷了,客戶流失了,就算官司打贏,他們能不能活下去也是問題。”周大龍說。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